立足医保主阵地 惠企便民暖人心

来源:党办     |    作者:毛昕 张晶      |     发布时间: 2022-07-18     |     [      ]

市医疗保障局严格按照省委、市委安排部署,准确把握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结合主责主业,紧盯急难愁盼,切实在一线掌握情况、研究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一、分级分类下基层。一是明确下的对象。明确定点医院、连锁药店、基层卫生机构、实体经济企业、医养结合机构、基层社区、参保患者等7类调研对象,统筹制定调研清单,明确调研内容和调研时间,确保下基层精准有序、调度有力;二是区分下的层级。区分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一般党员干部3个调研主体,分别侧重调研三级医院、医养结合机构、实体经济企业、乡镇卫生院、基层社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和参保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参保患者;三是规范下的形式。下发2期工作提示,规范下基层调研工作,坚持应下尽下、真下实下,并同步建立问题、任务、效果“三张清单”,最终形成“收集、交办、督办、反馈”工作闭环。

二、拓宽渠道察民情。一是脚板深入察到。第二阶段共计开展基层调研27次,参与党员干部148人次,调研走访企业16家、医药机构28家、医保部门11家、包联社区(村)4次,慰问困难群众4户,下沉包联社区(村)共计432户。二是身心融入想到。在医保综合窗口放置《十堰市医疗保障局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调查问卷》,广泛收集参保群众对医保政策、医保经办服务、行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对马上能解决的立行立办,暂时不能解决的,研究制定解决办法,纳入任务清单。三是信息整合谋到。通过调研走访、自查内省、问卷调查共收集面上问题86个,归纳汇总上报问题20个。同时畅通网上问政、市长热线、“双千”亲清平台等渠道收集问题。

三、精准施策解民忧。一是立行立办现场办。对包联社区和包联村采取党员干部“1包8”和“1包3”模式,深入了解包联群众各项医保待遇落实情况和对医保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开展医保政策入户宣传,现场进行答疑解惑,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包联群众户户有人管、事事有人办,截至目前,已开展医保政策宣传80人次。二是列入任务整改办。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三张清单”,对问题进行精准分类,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压实责任链条、制定具体措施、确定完成时限、积极督办落实。对已解决的问题及时进行回访,提高群众满意率。三政策研判改革办。针对企业、医药机构、参保群众提出的在基金预付、DIP支付方式改革、基金监督管理方式、信息平台功能建设、医保便民服务、医保待遇享受等方面问题,全部列入当前重点工作,研究解决措施,加快推进解决。

四、制度保障暖民心。一是给企业添活力。印发《关于调整定点医药机构2022年医疗费用预付标准的通知》,将基金预付住院费用、门诊费用比例分别由60%、80%提升至70%、90%,缓解医药机构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经营压力大的问题;二是让医院有动力。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医保基金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大力推行DIP支付方式改革,促使医疗机构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主动加强内控管理、主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为群众谋福利。全面梳理现行医疗保障政策,对不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及时废止、调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一批群众认可、公平适度的便民利企政策。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保市级统筹、城镇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实施、“十惠保”落地、“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试点建设、门诊慢性病线上申报系统建设、门诊慢性病费用异地直接结算,让参保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积极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医疗保障主责主业,真下实下全下,在企业中、病房里、窗口前倾听经营者、医护人员、参保群众的心声;快解必解尽解,对能解决的、需推进的、要改革的问题不推不拖不躲;身暖心暖情暖,让企业经营者、医疗从业者、参保群众感受到医保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