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龛乡仓坪村:坚持“四个一线”工作法让村民幸福持续升温
来源:十堰市医疗保障局驻仓坪村工作队     |    作者:齐剑、王志刚      |     发布时间: 2024-12-16     |     [大   中   小]
入冬以来,上龛乡仓坪村聚焦群众期盼、民生福祉,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问题化解、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入手,坚持民情在一线掌握、矛盾在一线化解、民心在一线凝聚、服务在一线强化,用一系列暖心、务实的举措,为村民送上了温暖和关怀,让美丽的仓坪村处处洋溢着融融暖意。
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活动
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组织人员维修冲毁的河堤
民情在一线掌握。村成立由乡蹲点领导、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为主体的走访队伍,按照“划片分组、责任到人”的工作原则,带着问题走、带着感情访,常态化开展“户户走到”活动,主动和村民“交朋友”“拉家常”,向群众取经求学,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仅11月份以来,已累计走访农户892户,其中监测户、特殊困难群体家庭平均走访2~3次,收集慢性病申报办理、环境卫生整治、种菜不方便、河堤修复等各类问题27个(已解决26个),为进一步明晰工作路径、务实工作举措提供有效支撑。
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一起丈量和划分菜地
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组织人员扩建小广场
矛盾在一线化解。在前期的走访中,草池沟集中安置小区居民就多次反映坡地种菜不便、丧喜堂旁小广场太小不够用。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坡地多、平地少。为了给村民们“挤”出“小菜地”和小广场增扩场地,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就多次同有平地的村民进行面对面的协调,并召集安置小区居民召开护院会征集意见建议。最终在大家的执着和努力下,村民余学兵、肖功平同意通过土地流转和无偿使用的方式让出自家的1.2亩平地,这才让“小菜地”、增扩小广场等一个个民生实事变为现实。
草池沟安置小区居民主动投工投劳参与增扩小广场项目
民心在一线凝聚。“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乡村振兴工作直接服务于群众,解决好他们的“急难愁盼”,既是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职责所在,更是初心所然。工作中,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坚持以“群众诉求”为“前进方向”,本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态度,努力把群众“建小菜园”“扩建小广场”等“诉求清单”变成“满意答卷”。看到村里确实在为河堤修复、增设“小菜园”、增扩小广场等大家揪心的实事出力,很多村民逐渐从有问题懒得说变成征求意见畅所欲言,也有村民从以前的等待观望变成了主动参与治理,大大拉近了党员干部和普通村民的空间距离、情感距离。
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服务在一线强化。“感谢你们跑这么远上门关心我……”独居的70岁困难老人刘吉根看到村里安排人员专门慰问他,关心他的用电、用火安全,硬是将工作人员送到路口还舍不得回屋。
工作中,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紧盯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监测对象、重病重残、独居老人等八类特殊困难群众,按照“户户走到、有困必救、按户施策、按需施策”的原则,开展拉网式走访、关爱、慰问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走访特殊群体28人,发放棉衣11件、棉被14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9份,确保特殊困难群众生活有着落、安全有保障,温暖过冬、幸福过节。
乡村治理一头连着平安稳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下一步,上龛乡仓坪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将坚持用好“四个一线”工作法,以改善群众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为前进方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尺,通过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