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桥”探索推进水源区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
来源:办公室     |    作者:陈涛      |     发布时间: 2024-09-05     |     [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亲切回信,为十堰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医疗保障局肩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320万参保人民生保障使命,主动作为、创新思路,在湖北省三大都市圈医保公共服务同城化基础上,着力推动北京、南阳、商洛、安康、襄阳、十堰、随州、神农架4省8地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显著提升水源区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共同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使命。2023年以来,外地来堰就医人次达314.22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12.82亿元,较同期增长近85%,水源区群众看病就医便利度显著提升,区域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成效明显。
一、高位谋划,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建立“政府牵头、省局统筹、市局协同”工作机制,湖北省医保局和十堰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成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4次批示安排部署,将核心任务分解为3大阶段7条具体措施,逐级压实相关处室、市州医保部门工作责任。十堰市医保局组建工作专班赴北京、南阳、商洛、安康、襄阳、随州等地沟通洽谈4批次16人次,促进各方围绕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达成有效共识。
二、靶向发力,实现京堰对口协作。抢抓“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历史机遇,与北京市签订《北京十堰医保领域深化对口协作框架协议》,常态化开展人才交流培养、医保业务指导、医疗资源共享等活动。十堰1名干部挂任北京市医保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医保局来堰交流考察13人次,引入京津冀医保一体化管理经验,探索实现双方“就医免备案、结算电子化”,联络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来堰捐赠药品17760盒价值259万元,牵线国家DRG付费技术指导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医保领域专家来堰授课,有效提升水源区医保管理服务水平。
三、多点发力,实现市州全面合作。利用“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地理优势,与陕西商洛、河南南阳、陕西安康、襄阳、随州、神农架等6个市州签订《水源区市州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框架协议》,组织近200名医保部门、医疗机构代表来堰交流学习,围绕医保公共服务、医保治理创新、异地就医管理等方面深入交流探讨。同时督促湖北郧西与陕西白河、湖北竹溪与陕西平利等县级医保部门之间结对发展,形成市县同向、上下联动的良好合作氛围,加快推动合作事项逐项落实,确保医保合作成果惠及水源区参保群众。
四、强基固本,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筑牢“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基层基础,将全市1050家医药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省定扩面任务完成率125%。全市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164万,3744家医药机构实现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太和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实现医保移动支付,有效解决诊间支付和远程支付难题。将参保登记、慢病受理等12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放至全市130个乡镇(街办)、1941个行政村(社区)办理。建成首批医保经办服务站,提供信息变更、手工报销等29项医保服务,有效满足水源区市州来堰就医群众“多点办、就近办”的需求。